需求疲軟進出口遜預期 分析料年內弱外貿狀態持續

經濟脈搏

發布時間: 2023/08/08 16:55

最後更新: 2023/08/08 18:23

分享:

分享:

內地7月出口按年大跌14.5%,進口跌幅擴至12.4%,出口跌幅續創逾3年最大,進口亦創6個月最大降幅,反映中國內外需求均面臨重大壓力。分析認為,在外需不穩內需不旺的前提下,中國穩經濟、穩外貿壓力持續加大,預計年內外貿繼續呈疲弱之勢。

路透引述分析師稱,中美科技戰愈演愈烈、海外經濟增速放緩、國內居民消費意願不強等多種因素,均對外貿構成壓力。7月進出口降幅均遠超預期,既與歐美經濟減速有關,亦突顯以美國為主的「脫鈎斷鏈」對中國外貿的壓力;而進口的持續回落主要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回落和國內需求不旺影響,預計弱外貿的狀態會延續到年底。

一位不具名的官方研究機構專家稱,外貿延續6月的下跌態勢,表現不好也在意料之中。從今年的經濟形勢看,穩外貿的難度越來越大,「年底能將出口跌幅收窄就不錯了,指望由負轉正估計要到明年了。」

促內需政策發力 進口有望好轉

不過,分析人士也指出,價格下降及高基數影響有望減弱,一定程度上能對年內後幾個月出口形成正向支持;同時,促消費和穩投資政策施力,疊加國際旅行提振,進口有望逐步改善。

凱投宏觀預計,中國出口將在未來幾個月進一步下降,直到年底觸底。該機構指,最近出口下降主要反映的是價格下降而非數量下降,出口量仍遠高於疫情前的趨勢,但並不認為這種數量優勢會持續下去。此外,發達經濟體的近期消費支出前景仍然充滿挑戰,許多經濟體今年稍後仍面臨衰退的風險。相比之下,未來幾個月的中國進口可能會有所回升,受益於國際旅行提振等。

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龐溟也表示,貿易價格因素對出口和進口的拖累作用都比較明顯。考慮到全球貿易需求的收縮和中國新發展模式的要求,貿易量的因素對中國外貿的拖累估計將在未來幾個月內繼續顯現;預計下半年進口增長的韌性仍大於出口。

責任編輯:易燕丹

緊貼中國國情最新發展,Bookmark hket.com中國頻道

立即讚好《香港經濟日報 hket.com》粉絲專頁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